先从蔡锦将于前波画廊开幕的最新个展《阆苑仙葩》的两个海报视觉谈起。攫取的都是具有强性别属性的现成品:一是细高跟,俗称恨天高的stilleto;一是从马鞍形变而来的自行车座saddle。被选物品皆与行走与移动相关,是人之为人的演进与成就。在造型上,二者阴阳相依,潜存着某种图与底的正负形感觉。而在语意延展中,似乎也从相悖的方向相向而行,重叠交合:像匕首一样的鞋跟儿将诱惑连带为武器;以征服本源的凹式高-低-高模款则蜕变为安稳与舒适的凸式轮廓。
不论是鞋子车座、亦或是床垫浴缸,在蔡锦的视觉语言体系中,他们只是某种修辞手法,是“文”,用来显现的一定是她坚持和擅长的“物与情”。正是在美人蕉这一意象中,蔡锦找到了使情感倾注的入口。而如何深入地呈现艺术家恣意滑行于由善用语汇搭建的多重“双相”意境,实为展览的一大难题。
在对材料、色彩的选择中,值得庆幸的是蔡锦从未刻意回避自己作为女性的本我感受和体验。1991年起始,美人蕉开始以一种蛮生的状态出现在蔡锦的油画布、锦缎被套、绸缎鞋、牛皮车座、抱枕靠垫,陶瓷浴缸上。他们在各式各样的以女性艺术或者女性艺术家名义举办的展览上,游历着世界,相互激发,不断黏连。
蔡锦说:“现在我所使用的元素,在20年前就都有了,都是在我画里面的感觉。实际上,每过一段时间,作品自己的东西都会很自然地涌出来,你是回过头去比较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哦!那段时间是什么,或者这段时间是什么。其实我也是不断地在回看中找到了所谓的对我有影响的东西。要是一上来就开始找的话,那就不对了。”
将美人蕉以影像的方式呈现,这尝试也是任何优秀艺术家对新媒介为自己语言创造纵深空间所生发出的可能性的正常好奇以及探讨。影像让时间的留驻与停滞显现,让流变可以连续性地生成,就像曾经那猩红色的蜡痕适时地将蔡锦的视觉语丝结合为抒情的语句,那么在新媒介上的尝试,则可以关联和组织更庞大的叙事逻辑。
【美人蕉·展览履历】
1995 中国美术馆
1995 北京艺术博物馆
1997 伯克利大学
1998 柏林亚洲艺术画廊
1998 柏林亚洲艺术画廊
1998 纽约布鲁克林
2004 “Lodz双年展” 国际艺术家博物馆 波兰
2007 纽约Ethan Cohen画廊
2008 上海苏河艺术空间
2017 艺凯旋画廊
2018 前波北京
2018 前波北京
第一时间获取艺术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艺术品牌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艺术品牌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也不代表本站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