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需求受世界财富增长与分配、审美品位等因素的影响。1796年,在阿姆斯特丹的一场拍卖会上,一种海螺贝壳以299荷兰盾的价格拍卖成功,而荷兰黄金时代绘画大师约翰内斯·维米尔的《读信的蓝衣女人》只以不到贝壳七分之一的价格出售。当时富有的荷兰收藏家狂热追捧奇异贝壳,但这种热爱随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退。反观维米尔,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艺术历史文献对他几乎没有任何记载。在1881年,他最伟大作的品《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以不到两个盾的价格卖出。但到了二十世纪后期,维米尔成了非常受欢迎的艺术家,他的画如今成了无价珍宝。
评价任何投资机会的好坏不能只看收益,还要看风险、交易成本、持有成本和流动性等因素。如果我们用标准方差(波动性)来衡量艺术品的风险,则艺术品在1900年至2012年期间的波动性为13.2%。同期英国债券和股票波动性分别为11.9%和21.6%。貌似艺术品投资的风险要低于股票投资。但标准方差低估了艺术品投资的实际风险。原因之一是对像艺术品这样不常交易品种的价值评估往往具有黏性,不像股价每分每秒都在波动。如果采用科学计量方法,艺术品投资的实际风险和股票投资并无多大区别。
艺术品交易成本很高,佳士得拍卖行收取12.5%的拍卖佣金,如加上中介或艺术顾问费,交易成本会轻易超过20%。艺术品,特别是高端艺术品的流动性差。拍卖行一般一年举行两次大型拍卖会,他们需要时间来鉴别艺术品的真伪,修复残缺部分,准备拍卖目录。对那些私下交易的艺术品,其流动性更差。艺术品的持有成本也相对较高,很多艺术品对储存的温度、湿度、亮度都有要求。高价的艺术品往往还需要购买高昂的保险。
投资艺术品还有买到赝品的风险。即使像佳士得、苏富比这样的拍卖行也会受骗。2014年,佳士得和苏富比几乎同时拍卖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同一件作品。很显然,其中一件必定是赝品。
既然艺术品投资长期收益一般,风险又不低,流动性差,各种成本又高,那为什么超级富豪们还这么热衷于投资艺术品呢?一个原因是炫富心理。在任何时间节点,只能有一个人拥有世上最昂贵的艺术品。这不单单是一次奢侈的购买行为,更是登上社会经济地位顶峰的鉴证。另一个可能原因是真心热爱艺术品。对一些收藏家来说,那种拥有独特,美轮美奂艺术品所带来的“心理收益”的愉悦和享受是无法言表的。
第一时间获取艺术资讯,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艺术品牌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艺术品牌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也不代表本站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关于字画保存方法详解
下一篇:一幅画为什么能值钱?